音樂粉 > 音樂教程    > 聲樂教程 > 111-怎樣才是科學的歌唱發(fā)聲二

111-怎樣才是科學的歌唱發(fā)聲二

  • 人氣:627
  • 收藏:0
  • 發(fā)布時間:2022-04-09 17:41:36
我們平時在演唱的時候有這樣的感覺:用中強音來唱高音我們比較容易做到,但是要用漸強和漸弱卻難以駕御,尤其是高音的漸弱。我們的呼吸機體在控制能力方面是有區(qū)別的。我們在平時的呼吸運動時一般是主動呼氣被動吸氣,也就養(yǎng)成了呼氣機體的機能較強,而吸氣機能較弱。一般歌唱家在漸強的時候是呼氣肌肉群的力度逐漸加大而吸氣機群的力度減弱,這樣就會保持了氣流的強度逐漸增加以達到音量漸增的目的。但是如果你的吸氣機體不做相應的力度增加的的話,可能會出現(xiàn)氣流突然加大,而使聲音出現(xiàn)破裂。在這里呼吸肌體的對抗還不是特別的精確。因為人體任何動作的完成都離不開兩組肌肉的收縮與舒展,它們的“一進一退”相互呼應來完成,呼吸肌肉群也不例外。從中強(mf)到倍強(ff)雖然要逐漸的加強呼氣,但只需呼氣肌群的力度大于吸氣肌體即可。為什么在漸強時我們一定要保持吸氣機體的力量呢?如果我們不保持吸氣狀態(tài)的話我們的胸廓就難以保持彈性狀態(tài),也無法完成對呼氣肌體的牽制而無法控制漸強的連貫。然而從倍強(ff)到倍弱(pp)的話呼吸機體的控制和對抗就要求更高了。雖然單憑天然呼吸的能力將吸氣肌群逐漸放松也能減弱氣流強度。可是氣流雖然減弱,但難免破裂沖突。要想做到音量均勻平衡的減弱就必須從開始減弱時就不可減少呼氣肌群的力量,且同時增加與之對抗的吸氣肌群的力量,氣流的強度被減弱了,但是氣壓不可以減。而且此時我們的聲帶絕對要處于被動吸攏的狀態(tài),而不是喉肌力量的控制以拉緊聲帶來擋氣。 其實與歌唱最為密切的也是困擾所有人的問題那就是喉頭與氣息的搭配。喉頭的正確擺放以及它在歌唱中的打開狀態(tài)是科學發(fā)聲的第一大要素。在我的學習過程里我的所有老師無一例外在上課的過程中間強調了喉頭的位置要低要往下走,也強調了要打開喉嚨唱??墒俏乙恢币矝]有明白為什么要這樣,什么樣的位置或許什么程度的打開,用什么方法去做這是我曾經一度迷惑不解的。在學習了“歌唱搭配學”的理論以后我才明白,什么樣的歌唱機能狀態(tài)才是最為科學的。我以為喉頭的位置要“懸浮”于喉管。我們可以知道懸浮的物理特性,某一物體懸空浮游于另一物質中。也就是說我們的喉頭位置不應當在外在力量的壓迫或許頂推。我以為在歌唱時我們的喉頭位置是一個沒有喉肌力量的下降過程,完全是在聲音需要的基礎上做一個喉管的伸縮。平常在發(fā)低音時我們的喉頭位置是自然的下降,但發(fā)高音時卻有一個上頂?shù)膭幼?,而且音越高喉位也會越高,最后就被鎖死而發(fā)不出聲音。我們在自然的情況下做深吸氣時喉頭會被拉下來,而且喉頭是一種非常放松的狀態(tài)。我們通過解剖學知道了我們的喉部構造,其實我們真正的對聲音有改變的就是我們的聲帶到嘴唇這8到15厘米的距離。當我們的喉頭往上頂?shù)脑捘敲次覀兊囊艄軐虼硕s短,我們的得以共鳴的腔體會因此而打折扣。而且我們的喉頭會被束緊,聲帶拉緊,從而失去歌唱的流暢和本來的音色。 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歌唱時我們的喉頭位置要比說話時低,而且必需保持一個放松的狀態(tài),確切的說我們歌唱的過程也就是喉頭自然下降的過程。而要做到這樣一個狀態(tài)我們不得依賴我們的呼吸機體。剛剛我提到了自然狀態(tài)下做深吸氣時我們的喉頭會有一個自然的下降過程。所以在歌唱的過程當中保持一個吸氣的狀態(tài)來保持喉頭的穩(wěn)定和下降。許多的初學或許方法不正確的演唱時采用了壓舌根的辦法來把喉頭位置壓底,這樣的聲音會僵硬沒有活力,久之還會使咽喉發(fā)炎產生聲帶病變。許多的人在演唱高音時把喉頭吊在下巴處,我們上面已經提到喉管的作用而且這樣把喉頭吊上對聲帶的壓力過大,經常處于這樣的狀態(tài)會產生聲帶小結。而大多的人在發(fā)聲時喉頭上下跑動,這樣的聲音就會給人晃蕩漂浮的感覺,也就難以達到歌唱所要求的美感。也有許多的人在歌唱的過程當中喉結上下晃動,以追求美妙的顫動,結果適得其反,發(fā)出是大幅或許小幅的抖動,這樣的聲音非但不美反而極其刺耳。歌聲里的顫動是喉頭非常放松的狀態(tài)下由于氣流強弱的變化有節(jié)奏的帶動喉頭在懸浮狀態(tài)下的上下移動,而決非人為的上下抖動。只有完全把力量和控制的權力交給呼吸機體我們的喉頭才會解放,才可以使我們的歌唱嗓音得到完全的開發(fā),才可以永保嗓音的青春。在呼氣的過程也就是歌唱的過程當中,保持吸氣的感覺,其實這是呼氣與吸氣肌肉群在做對抗,吸氣肌群的力量永遠要保持大于呼氣肌群。這樣的呼吸狀態(tài)將會有這樣的一種感覺:在呼氣減弱的過程里,雖然還沒有吸氣但是在胸腔的深處有一種源源不斷的吸的感覺,它在不停的給你補充,這樣的呼吸就是我們所最需要的氣息。這樣的呼吸決非生理上的自然呼吸,而是人工訓練的結果,是習慣成“自然”的“自然”。一個真正的歌唱家一生都在追求這樣“自然”歌唱的氣息。這樣的氣息如同我國的太極八卦推手:欲上先下,欲進還退,欲緊且松,呼中有吸,吸中有呼,四兩撥千斤。也如凱沙雷的《隨心之音》里所說的“啊,少少的一點點那將是何其何其的多啊”也許任何的東西我們就只差那么一點點,當我們理解和掌握了它,那我們擁有的將會是一片廣闊的天地!

Powered by 音樂粉 156456.com 備案號:京ICP備2024095045號-19

音樂粉所有資料均為網友制作、提供或從網絡收集整理而來,僅供愛好者學習和研究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內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和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改正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