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標準下的高師音樂教育略論
- 人氣:344
- 收藏:0
- 發(fā)布時間:2023-01-19 12:03:43
摘 要:高師音樂教育專業(yè)是培養(yǎng)基礎音樂教育師資的搖籃。伴隨著《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的頒布與實施,基礎音樂教育的改革不斷深入,這種新局面對高師音樂教育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結合新課程標準,文章以為高師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三方面:即培養(yǎng)目標不太明確,課程設置欠合理,教學方法單一、技術手段滯后。要保證新課程標準順利實施,就要改變教育理念,設置具有師范特點的課程,培養(yǎng)能夠勝任這種課程的師資。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 音樂教育 問題與對策
在音樂教育面臨機遇和挑戰(zhàn)之時,我國于2001年7月頒布了《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這是我國音樂教育實行重大改革的序幕,在此后將是一場音樂教育“革命”?!度罩屏x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全面體現(xiàn)了素質教育的思想和觀念,突出了音樂藝術的審美價值,強調了音樂藝術在人的全面素質培養(yǎng)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它的頒布與實施,對基礎音樂教育的發(fā)展起到了劃時代的指導意義,對高師音樂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師音樂教育的改革不能定位在小修小補上,要進行空前的“革命”。當然,這一“革命”的工程是十分艱巨的,不是靠簡單地整合幾門課程或改進一下教學手段所能奏效的,應引起教育管理、教育研究及社會各界的足夠重視。就現(xiàn)行的高師音樂教育而言,其培養(yǎng)的人才目標與《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之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針對這個問題,教育界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財力和時間進行深入的研究,并予以實施。筆者通過對《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的認真研讀,就當前高師音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談幾點相關的意見。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對音樂教育價值的重新審視成了各國教育改革的亮點。1994美國頒布的《國家藝術教育標準》認為:音樂教育能夠培養(yǎng)完整的人,在發(fā)展個體直覺、推理、想象以及表達和交流能力等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音樂藝術是人類文化的濃縮與人類文明的結晶,音樂藝術為其他學科的學習注入激情,沒有音樂藝術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音樂藝術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經(jīng)濟力量,未來社會有賴于對生機勃勃的藝術社會的建設。前蘇聯(lián)音樂教育工作者對音樂教育的價值作了以下概括:“音樂教育不是培養(yǎng)音樂家,首先是培養(yǎng)人?!闭嬲莱隽艘魳方逃膶嵸|。而對于音樂課程目標的確立,許多國家都摒棄了以往把音樂知識技能作為音樂課程首要目標的做法,而是強調興趣、愛好以及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強調通過音樂教育開發(fā)創(chuàng)造潛能,培養(yǎng)全面、和諧、充分發(fā)展的個體。大多數(shù)發(fā)達國家已放棄了對西方音樂的盲目推崇和對本民族音樂的固步自封,更加關注多元文化與本土文化的結合。一些發(fā)展中國家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同時,不同的音樂教學體系也在逐漸走向融合。以上思路無疑是今后音樂教學發(fā)展的基本方向。
順應世界性的音樂教育改革,我國也啟動了《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在總結我國新時期音樂教學改革經(jīng)驗的基礎上,廣泛吸收了國際上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創(chuàng)造性的提出了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基礎音樂教育的課程目標、內容標準等一系列新的教學規(guī)范和要求,是一個具有綱領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學指導性文件,在某些方面具有與國際音樂教育接軌的意義?!度罩屏x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從表面上看,似乎是針對基礎音樂教育而言,但事實上高師音樂院校作為培養(yǎng)基礎音樂教育人才的重要基地,《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實施的成效如何,卻與高師音樂院校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質量有直接關系。所以在基礎音樂教育進行改革的時候,高師音樂教育改革也必須相應地行動起來,而且要走在前面,去思考這樣一個最基本問題:根據(jù)《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的要求我們應該培養(yǎng)什么樣的基礎音樂教育師資?本文以為合格的基礎音樂教育師資應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和相當?shù)慕虒W能力。這兩方面或許是將來基礎音樂教育師資必備的條件。而當前的高師音樂教育又是一種什么狀況呢?從課程設置看,依照的仍然是20多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