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西方音樂史復習資料12
- 人氣:1146
- 收藏:0
- 發(fā)布時間:2021-12-08 16:02:04
1813年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交響曲,1814年他的作品屬歌曲《紡車旁的瑪格麗特》(歌德《浮士德》中的選段)影響大。1815年,是舒柏特傾心創(chuàng)作歌曲的一年,他一生創(chuàng)作的600多首歌曲中的145首都是這一年里完成的,其中包括著名的《野玫瑰》、《魔王》等歌曲在內,因此這一年被稱為“舒柏特的歌曲年”。
聽辨:藝術歌曲《魔王》(一個人唱幾種角色)
舒伯特:《幻影》
舒柏特藝術歌曲的特點:
1.舒柏特所選擇的詩詞內容廣泛,舒柏特對不同的題材語詞仔細琢磨,為每首歌尋找最佳的形式載體以揭示其情感含義,即用音樂表達歌詞。
2.舒柏特的歌曲形式通??梢苑譃槿悾悍止?jié)歌,通體歌,變化分節(jié)歌。
分節(jié)歌是用多段歌詞用一段樂曲來唱;舒柏特最常用的是變化分節(jié)歌形式。通體歌的類型,是指沒有重復性的長大的音樂材料,緊隨歌詞內容從頭至尾一貫到底的形式。
3.善于用和聲、調式的色彩性來刻畫音樂形象。
4.鋼琴伴奏的織體在他的歌曲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與聲樂部分融合成一個完美的整體。
《初雪》弗利德里希作曲,《幻影》舒柏特作曲。
請你舉出你彈過或唱過的舒柏特的歌曲?
答:《鱒魚》、《致音樂》、《小夜曲》、《菩提樹》等。
第二章 浪漫主義音樂的繁榮
第一節(jié) 門德爾松
德國作曲家門德爾松的作品與他的音樂社會活動,對德國音樂的發(fā)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聽辨:門德爾松:《仲夏夜之夢》序曲
《仲夏夜之夢》諧謔曲(快速、三拍子,貝多芬在他的交響樂中首次用這種體裁來代替交響曲第三樂章的小步舞曲)
《無詞歌》選段
門德爾松的幾項重要的社會活動:
1. 為紀念巴赫《馬太受難曲》創(chuàng)作百年,1829年他親自組織排練并演出這部巨作;
2. 1835年他赴萊比錫任格萬特豪斯布業(yè)大廳終身音樂指揮,大大提高了這個樂隊的水平,上演了很多古典、浪漫派的優(yōu)秀作品;
3. 他積極參與籌建第一所德國音樂學院——萊比錫音樂學院的工作并在其中任教。
總評:
門德爾松自己具備古典藝術的豐厚修養(yǎng),尊重傳統(tǒng)而創(chuàng)作也力求遵循嚴謹諧調、清新典雅的的古典標準,他對浪漫主義一味地熱衷于中世紀的傾向不以為然。但浪漫主義時代的生活環(huán)境,依舊給門德爾松的創(chuàng)作帶來深刻的影響,他用音樂來抒發(fā)自己對自然界、文學、詩歌以及歷史、宗教等各種人生體驗,無論是傳統(tǒng)的大型清唱劇、交響曲還是管弦樂序曲、無言歌,無論是對大自然由衷的贊嘆和描繪,還是為自己純器樂作品加添詩情畫意的提示標題,門德爾松著重的都是個人的理解與感受,這正是浪漫主義所強調的藝術價值觀。
第二節(jié) 舒 曼
舒曼是德國作曲家、鋼琴家、音樂評論家。他具有19世紀30~50年代典型的浪漫主義精神,他的創(chuàng)作和評論活動,對德國以至歐洲浪漫主義及民族樂派的音樂家有著深遠的影響。
以創(chuàng)作鋼琴曲為主←1840年→以創(chuàng)作歌曲為主
舒曼的三大音樂活動:
1. 1834年創(chuàng)辦《新音樂報》,捍衛(wèi)優(yōu)秀的德國音樂藝術;
2. 對當時庸俗、空洞的藝術作品進行批判;
3. 提攜新的年輕音樂家。
鋼琴作品
《蝴蝶》、《大衛(wèi)同盟曲集》、《狂歡節(jié)》、《克萊斯勒偶記》等。
舒曼音樂豐富的想象力、表述內心細膩情感和幻想的特征,是通過特性的旋律、多變的節(jié)奏、錯綜復雜的織體等精微的筆法而達到的,這些個性化的音樂語言同樣體現在他的《新事曲》、《夢幻曲》、《童年情景》、《林中草地》,以及他那著名的《a小調協(xié)奏曲》等鋼琴作品中。
聽辨:舒曼:《狂歡節(jié)》a、《狂歡節(jié)》b
舒曼:《兩個禁衛(wèi)兵》
聲樂作品
聽辨:《詩人之戀》選段《在那美妙的五月》
簡潔含蓄、意境深邃是舒曼藝術歌曲的特征。
音樂評論
第三節(jié) 肖邦
一、華沙時期
二、巴黎時期 在巴黎的19年,他創(chuàng)作的總的趨向是在更大的程度上從純粹抒情性的篇幅較小的體裁向較大型體裁的擴展。音樂的內涵更加豐富和深化,更強烈的戲劇性力量和悲劇性沖突在更加龐大、復雜、充滿動力性和內在張力的音樂結構中進一步迸發(fā)出來。肖邦音樂中的這種既剛強、豪邁,又細膩、柔美的詩一般的意境,在19世紀浪漫主義最繁榮時期的鋼琴音樂中是獨樹一幟的。
波羅奈茲舞曲、瑪祖卡舞曲、圓舞曲都是快速的三拍子舞曲,其中瑪祖卡舞曲強拍不固定。
肖邦的特點:1 充分發(fā)揮鋼琴的特點;2 民族性
為什么說肖邦是鋼琴詩人?
答:1他的百分之九十的作品都是鋼琴作品;2 他的作品充滿了詩意。
19世紀通常被稱為歌劇的黃金時代!
※德國19世紀的歌劇
代表人物:韋伯、瓦格納
韋伯代表作:《魔彈射手》、《奧伯龍》等。
瓦格納(歌劇改革大師、19世紀德國重要的作曲家):
他改變了西方音樂傳統(tǒng)軌道,從而引起極大爭議的角色而引人注目。著有《瓦格納文集》。
早期三部歌?。骸断膳?、《戀禁》、《黎恩齊》
早期最重要的歌劇:《漂泊的荷蘭人》、《湯豪賽》、《羅恩格林》。
這三部歌劇的特點:都是神話題材。
瓦格納: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a、b,歌劇《特里斯坦和伊索爾德》第二幕選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