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粉 > 音樂教程    > 聲樂教程 > 大學公共音樂教育定位與改革的思考

大學公共音樂教育定位與改革的思考

  • 人氣:887
  • 收藏:0
  • 發(fā)布時間:2023-04-04 18:21:22
近年來,經濟建設成為我國發(fā)展的中心環(huán)節(jié),而與此直接關系較少的精神建設尤其是藝術教育,在一些人眼里就成了可有可無的東西。就當前大學公共藝術教育的現(xiàn)狀來看,前景不容樂觀。本文將就目前大學公共音樂教育定位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形成原因展開分析,并就大學公共音樂教育的改革方向進行一些理性思考。   一、大學公共音樂教育定位存在的問題與原因分析   由于歷史的原因,近半個世紀的中國高等教育一直是在有計劃、有組織、整體劃一的教育思想和管理模式中成長和發(fā)展的。所以,它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種種弊端。改革開放以來,雖然我國教育已開始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藝術教育在高等教育中也開始受到重視。但從總體上看,大學公共音樂教育仍然存在著因定位不準而“邊緣化”的問題,其具體表現(xiàn)如下:   1.大學公共音樂教育在教育體系內定位模糊,造成課程設置和地位的邊緣化   眾所周知,大學藝術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承擔著培養(yǎng)專業(yè)藝術人才的重任,而且還肩負著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使命,扮演著藝術教育的“公共角色”。其“公共角色”是指藝術教育在非藝術專業(yè)學生的藝術教育實踐活動中所充當?shù)慕巧?,亦即承擔公共藝術教育的角色。它的產生為高校實施美育找到了一條切實可行的途徑,使高等教育從以往只注重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的單一模式擴展到了全面育人,成為全面落實美育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   近年來,我國開始提倡“素質教育”。國家教委對普通高校音樂課程的開設作出了明確的指示,如李嵐清同志就曾多次對普通高校音樂教育做出重要批示:普通高校應開設音樂課。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各高校對學生藝術素質培養(yǎng)的重視,同時也推動了高校藝術教育的開展,對當前普及高校的藝術教育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迄今為止,公共藝術教育的開設并沒有像體育課、思想道德等課程那樣有具體可行的文件規(guī)范定位,在實施過程中也沒有規(guī)范性的要求和具體安排,國家教育部更沒有把此類課程納入到教學評估體系中。在這種定位模糊的情況下,高校的公共音樂課在課程、學時、經費、設施、編制、隊伍建設等方面均得不到落實,使藝術類課程成了那種“無戶口、無計劃、無經費、五條件”的棄兒。   目前各高校公共音樂教育開展的規(guī)范與否完全取決于“領導的重視”。有些高校的有關領導自身審美素質欠缺,且局限于狹窄的專業(yè)教育,往往曲解了素質教育的真正含義,在抓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的同時卻往往忽視了學生的審美素質。從現(xiàn)實情況來看,公共音樂教育的開展和具體實施各高校的差異較大。有些高校的音樂教育受“領導重視”,無論在課程的設置、還是教學內容效果等方面都比較好,基本上能滿足學生選修的要求;而有相當一部分高校雖然設立了音樂課程,卻并沒有真正實施,在公共音樂類的課程設置上以及教學條件上一直都得不到應有的保障。如有些規(guī)模上萬人的大學至今尚無一間上音樂課的專用教室,無一架教學用的鋼琴。普通高校目前普遍存在著公共音樂課程設置不合理、課程設置隨意性大、呈現(xiàn)單一化的趨向,如有些學校長期以來只開設一門音樂選修課,而就是這一門音樂選修課也只有一個學分、一個課時,有時還要限制學生選修。這樣的現(xiàn)狀無形中造成了公共音樂教育的畸形發(fā)展,使學生陷入矛盾之中,有些學生想選音樂類課程,但考慮到課時量少、學分有限怕完成不了學分只好放棄,而去選修了那些自己雖不喜歡但學分多的“實用性”課程。所以當有些學生在作業(yè)中提出質問:“老師,不是我們要做音樂欣賞的‘下里巴人’,請問我們國家的音樂教育何時提供給我們欣賞‘陽春白雪’的機會?”作為一位摯愛音樂教育的普通音樂教育工作者,除了心靈受到震撼之外,更多的是無奈。   2.大眾傳媒的誤導影響到教育客體片面追求流行音樂,使得公共音樂教學內容的定位邊緣化

Powered by 音樂粉 156456.com 備案號:京ICP備2024095045號-19

音樂粉所有資料均為網友制作、提供或從網絡收集整理而來,僅供愛好者學習和研究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內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和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改正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