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粉 > 音樂教程  >  樂器教程  > 二胡教程 > 什么是二胡音準感

什么是二胡音準感

  • 人氣:857
  • 收藏:0
  • 發(fā)布時間:2019-03-05 04:38:02

  二胡因為沒有指板和品位,所以音準完全要依靠聽覺來控制。聽覺的音高辨別能力與手指的反饋能力構成了演奏者的音準感。演奏者對音高的聽辨能力叫做音準概念,俗成耳音。音準概念有兩種形態(tài),一種叫做固定音高概念,即按國際公認的音高標準(每秒震動440次為小字一組a音),以音高感覺作為記憶材料的音準概念;一般來說,從事作曲、指揮、鋼琴演奏等專業(yè)的人使用這種音準概念的居多。另一種叫做首調音準概念,即音程概念,它是以兩個音之間的音程感覺作為記憶材料的音準概念;二胡演奏者所具有的音準概念絕大多數(shù)是這種音程概念。一些現(xiàn)代音樂作品已要求演奏者具有固定音準概念。因此,就發(fā)展的眼光來看,二胡演奏者在耳音的訓練方面,應該以首調音準概念為主,固定音高概念為輔,兩者都能掌握為好。

  音程是兩個音在音高上的距離與相互關系。首調音準概念既然是以音程感覺作為判斷音準的依據(jù)的,那么必須有兩個以上的音時,音準才能得以辨別。在二胡演奏中,如果只是發(fā)出一個單音,而沒有任何音作為參照物時,那么這個音就無所謂準不準,而只有當?shù)诙€音發(fā)出時,聽覺才能根據(jù)它們之間的音程感覺來辨別其音高是否準確。

  音樂是一種時間性的藝術,在演奏中,所有的音都像英語動詞具有時態(tài)那樣,被分成過去音、現(xiàn)在音和將來音三種時間狀態(tài)。

  音程概念在演奏者心中可以聯(lián)想到距離感、凹凸感、軟硬度等多種感覺。距離感主要是在演奏者的預先聽覺中起作用,也就是當音尚處于將來音(即該音即將發(fā)出而尚未發(fā)出)時,心中對這個音與前音的音程距離要有一個預測,根據(jù)預測,耳中似乎可以聽到這個將要發(fā)出的音,這種聽覺叫做預先聽覺。經過嚴格訓練的二胡演奏者,心中對音程都會形成一種距離感,而且非常規(guī)整和清晰。這種距離感在不同的演奏者心中可能會有一定的差異,但在每個演奏者心中,這種感覺應該是恒定的。在演奏時,預先聽覺正是以這種距離感下意識地對將來音進行預測的。

  當音處于現(xiàn)在音時,即音奏出后,它的音高立即和預先聽覺中的音高相比較,如果偏高,會在演奏者聽覺中產生音響過于脹滿、呈凸起狀的感覺;如果偏低,會產生音響干癟下榻、呈凹陷狀的感覺。此時,手指將迅速地根據(jù)聽覺的這種凹凸感,運用揉弦、調整手指觸弦點、改變手指對弦壓力等手法予以調整,直到聽覺獲得一種平和的舒適感為止。這就是現(xiàn)在聽覺中的凹凸感。

  當音成為過去音時,這個音的音高感覺應在聽覺中保留一段時間,以便作為預測將來音音高的音程參照物,或成為同音將來音的音高標準,這種在聽覺中保留過去音音高的記憶叫做延留聽覺。

  在一句旋律中,如果音高常常過于頂足,在演奏者的聽覺中會有一種生硬感,好象覺得音樂演奏的疙疙瘩瘩,不甚圓潤;如果音高經常偏低,在聽覺中則會感到音樂軟弱無力。在演奏時如能恰當?shù)匕盐兆∵@種旋律的軟硬度,使之符合樂曲內容的需要,在客觀上也就把握住了音高的準確性。

  音準感又可分為高、低兩個層次。低層次的音準感只是把握住了音高的基本準確,尚沒有根據(jù)樂曲的不同需要而變化。高層次的音準感是要使音準上升到音律美的藝術境界。

  音律是指音樂體系中各音高的絕對準確高度及其相互關系,音律是在長期的音樂實踐發(fā)展中形成的,并成為調式音高的基礎。目前常用的律制大體有“純律”、“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三種。除了常用的這三種律制以外,還有民族律、十二律(與十二平均律不同,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律制)和七等律等其它的律制,通常用在具有特殊風格的樂曲中。

  二胡是一種多律制混用的樂器,它沒有指板和品位的特點,即給演奏者帶來音準方面的困難,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又給演奏者以各種音高細微變化的可能性,從而增加了樂器的表現(xiàn)能力。要使二胡的音準上升到音律美的高度,并非簡單地使音準符合某種律制就能獲得的,而是通過樂曲中各種微妙的音高變化來體現(xiàn)的,這種變化是演奏者樂感和藝術修養(yǎng)的結晶。

  音樂總是在表現(xiàn)一定情緒、情感,旋律也都有相應的性格,演奏者應根據(jù)不同的情況,演奏時在音律上要有所變化,以求得更加動人的演奏效果。

  還有一點要注意的,這就是音律的整體調能。因為除了十二平均律外,其它律制微小的音高變化都會有一個誤差積累的問題,尤其是在連續(xù)的多次轉調后,音高的微小變化經過幾次積累,最后會使音高相差一個1/4音,如果此時出現(xiàn)空弦,或與伴奏合作,就能明顯地感音準上的誤差。因此,在演奏時不但要在樂句的細節(jié)上運用好音律的變化,而且在一個樂段中還要注意音準顯得整體調整,選擇適當?shù)臅r機消除音高微小變化的積累。

  音律變化是建立在演奏者音準感非常成熟的基礎上的。首先,演奏者應具有辨別音高細微變化的能力。據(jù)測定,耳朵較好的人,在長音演奏中,辨別能力可在7個音分左右,但在旋律進行中,10個音分才能讓人剛感覺到,只有感覺到這種變化,掌握這種變化,自覺地運用這種變化,才能使音準上升到美的藝術境界。


Powered by 音樂粉 156456.com 備案號:京ICP備2024095045號-19

音樂粉所有資料均為網(wǎng)友制作、提供或從網(wǎng)絡收集整理而來,僅供愛好者學習和研究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內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和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改正或刪除。